一个世界计算机的十年之痒

快链头条 2025-07-29 01:30:19
以太坊
阅读 5,974
二维码
微信扫一扫,分享此文章
以太坊在当时只有不到一百名开发者。它第一次将智能合约嵌入区块链,提供了图灵完备的舞台,让区块链不再只是记账工具,而是一台可以运行程序的世界级公共计算机。很快,这台新生的世界计算机经历了严峻考验。2016 年 6 月,基于以太坊的去中心化自治组织「The DAO」发生重大安全事件,黑客利用智能合约漏洞卷走约 5000 万~6000 万美元的以太币。社区围绕是否「回滚历史」展开激烈讨论,最终选择硬分叉,救回资产,也由此分裂出另一条链 —— 以太坊经典(Ethereum Classic)。这一事件让世界计算机的治理问题被首次摆上台面:要坚持不可篡改,还是要修正错误以保护用户?2017 年至 2018 年的 ICO 浪潮将以太坊推上高潮,无数项目通过以太坊发行代币,募资总额数十亿美元,推动 ETH 价格一度飙升。但随之而来的泡沫破裂使以太坊进入低谷,ETH 价格在 2018 年底较高点跌去逾九成,网络拥堵和高额手续费饱受诟病。那一时期,CryptoKitties 的火爆甚至让主网拥堵到几乎停摆,这台世界计算机第一次暴露出算力不足的局限。 以太坊近年来拥抱的 Rollup 中心路线在缓解主链压力的同时,也使大量交易和价值停留在二层网络上,未能回流主网。渣打银行在 2025 年初的一份报告中直言,二层网络的兴起让以太坊主链的价值捕获遭到侵蚀。该报告估算,光是 Coinbase 推出的 Base 这一条领先的以太坊二层,就「拿走」 了约 500 亿美元的以太坊生态市值。原本可能在主网上进行的交易和应用转移到了成本更低的 L2,主网的交易费收入和链上活动随之减少。这一趋势在 Dencun 升级后更加明显,EIP-4844 为 Rollup 大量降低了向主网提交数据的费用,进一步提高了 L2 分担交易的吸引力。近些年 Arbitrum、Optimism 等 Rollup 的日交易笔数多次与甚至超过主链,正验证了「以太坊把交易执行外包出去」 的图景。换言之,世界计算机的零件在外部高效运转,但主机的价值捕获能力被侵蚀。 由于以太坊早期存在性能和费用短板,不少竞争者试图提供更快更廉价的替代方案。比如主打高吞吐的 Solana 吸引着大量开发者,本轮牛市多数新兴项目和 MEME 项目主要就是在布局在 Solana 上;又如在稳定币领域,波场凭借接近零手续费的传输优势,承载了 USDT 等主流稳定币的巨量发行和转账。Tron 链上流通的 USDT 现已超过 800 亿枚,规模上超越以太坊成为最大的稳定币网络,周转交易额也远高于以太坊。这意味着在稳定币这一关键赛道上,以太坊拱手让出了主导地位。不仅如此,BNB Smart Chain 等公链也分食了部分 GameFi、山寨币交易等流量。尽管以太坊依然是 DeFi 协议数量和 TVL 最大的生态,截至 2025 年 7 月约占据全行业 56% 的 DeFi 活动,但不可否认,多链并存格局下,以太坊的相对统治力较巅峰时期已有下降。\n原文链接

快链头条登载此文本着传递更多信息的缘由,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
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投资有风险,入市须谨慎。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。

推荐活动
...
...
风险提示
根据银保监会等五部门于 2018 年 8月发布《关于防范以「虚拟货币」「区块链」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》的文件, 请广大公众理性看待区块链,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乱坠的承诺,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,切实提高风险意识;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,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。